1. 鼎业


      1. 江西省下发《消管意见》 全面提升消防水平

          【中国安防展览网 城市在线】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消防工作社会化属性的客观要求 ,是破解当前社会消防管理中突出问题的必由之路。

          

        江西省下发《消管意见》 全面提升消防水平

          为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方式,提升社会消防管理效能,积极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消防管理新机制 ,综合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经验做法,江西省消防安全委员会结合我省实际,下发了《关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消防管理的指导意见》,决定选取鹰潭市、宜春市和南昌市分别作为全省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智慧城市”模式、“综治”模式和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单位,充分依靠信息化手段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工作,全面提升火灾防控效能和消防工作现代化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南昌:建立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实施“打造全省发展升级鲜活样板”发展战略中,将社会消防管理创新作为新兴城市建设的关键一招,优化顶层设计 、织密立体网络、做实基层基础,促使主体责任更加精准 、基础信息更加精细 、防控体系更加精密,社会消防管理工作收效初显。

          该区依托“智慧城市”启动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建设 ,政府前期投入200万元 ,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高层小区纳入无线联网火灾报警监测 、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监管、火灾风险动态研判等模块 。同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在安置房小区楼梯间 、配电间、管道井 、停车棚以及沿街商铺等火灾多发易发场所安装独立式感烟报警器2200个,有效预防小火亡人事故发生 ,极大提升了城市火灾预警处置能力。

          此外 ,该区大力推进“全警情录入 ”工作,立足“户籍化”管理系统研发建设智慧消防警务云平台,设置了消防监督抽查 、检查 、巡查,隐患抄告、督办、跟踪整改等功能,采取手机APP终端录入,实现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社区民警、社会单位检查巡查的日常化,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研判 ,实时对社会单位进行消防安全评估,信息化服务支撑社会火灾防控水平显著提升。

          在此基础上,该区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新区综治网格管理,为846名网格员配发“智慧平安”巡检移动终端 ,推行“实时火灾隐患一键采集录入 、发现情况系统直接通报处理”的模式,实现了火灾隐患跟踪 、抄告、整改 、查处“全同步” 。

          据了解 ,该区将火灾防控工作纳入公安警务工作一体化范畴,通过配备单兵灭火装备、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将46辆巡防车改造成流动微型消防站,实行24小时不间断消防巡查,提高了百姓身边的消防见警率、处警率,实现了市119指挥平台与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无缝对接、高效联动 、快速响应,“多警联勤 、巡消一体”的工作机制逐步成型。

          下一步,红谷滩新区将紧跟时代主题、紧贴信息主导、紧扣防控主业、紧抓管理创新,围绕社会消防管理这一核心,着力在消防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勤务实战化上下功夫 ,推动消防工作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为新区加快实施聚焦战略、实现“二次开发”构筑坚实的消防安全屏障。

          目前,南昌市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已经实现了火灾远程监控系统建设 。

          鹰潭:打造“智慧消防”升级改造119指挥中心

          鹰潭市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在鹰潭消防支队的积极推动下,鹰潭市委 、市政府将“智慧消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五大板块之一。市公安消防支队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初步实现了信息共建共享、监管实时实效、救援联勤联动 ,有力助推当前消防检查工作。

          鹰潭市委 、市政府将消防工作作为重大民生服务工程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同步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将“智慧消防”建设经费列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开支,确保了各项工作组织有力 、经费充足、有效推进。该市采取“行业自主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 ,将“智慧消防”作为“互联网 ”建设项目的重点项目,并按照“分类对待、分步实施、大力推进、常态管理”的原则,将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执法案件 、行政许可项目等基础信息数据纳入“市政务云”工程进行统一规范 ,并依托市政府党政信息公众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公布 。根据形势需要,市政府计划安排专项经费600万元,将119指挥中心升级改造作为“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该市借助市政府综治平台组建网格监管中心开展管理创新的有利时机,支队推动将消防工作嵌入网格管理体系 ,建设“智慧消防”信息系统,制定标准  、规范流程 、明确网格员职责 ,每月定任务、每周核数据 、每日报信息。同时整合户籍化管理、后勤装备 、作战训练等系统,同步设施维保、车辆装备、灭火药剂、类型预案等管理信息,共享建筑 、人员基础信息和地理坐标。

          此外  ,市政府引进建设“消防报警远程监控系统”和“消防给水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值班人员履职和消防设施运行情况。接入街面视频探头和单位监控信号,动态监管易燃易爆物品运输 、消防通道堵塞等违法行为 。运用二维码技术,对122家高危单位、426家重点单位消防设施,实行标识化管理。

          该市以“智慧消防”为抓手,充分发挥消防部门在社会综合应急救援的攻坚职能,有效整合市委总值班中心 、市政府应急中心、110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119消防指挥中心 、120急救中心等五大社会主体救援力量,逐步建成集信息互通 、灾情搜集 、舆论防控 、应急保障、联动救援等全部职能为一体的“五位一体”智能联动社会综合应急救援体系。通过报警电话 、建筑名称、消火栓编号等关键字,系统自动计算大数据信息 ,快速定位报警地点,实时显示建筑基本情况,同步推送周边200米范围内建筑、水源 、单位 、住户 、监控视频等有效信息,为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宜春:消防网格化对接社会综治管理平台

          在宜春市,一个被称为“三网”(网格化管理、网络上运行 、网兜式服务)工作体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从2013年开始广泛推行应用。

          这是一张巨大的“网”: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依靠基层和群众摸清社会基本情况 、发现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采取专群结合的网兜式服务方式 ,并借助网络上运行的信息化手段解决问题 。

          在网格化管理方面,宜春在市中心城区和每个县(市、区)的城区共划分了2067个网格,在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了2.09万个网格 ,每个网格都配备了一名管理员;在网络运行方面,筹资开发了一个横向到市县两级、53个有行政调解职能的部门,纵向到市、县、乡、村四级联网的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并具备联通共享、网上查询和网上办公的功能;在网兜式服务方面,通过整合基层资源,在全市189个乡镇(街道)建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 ,并向上对接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向下延伸到社区(村)的服务站 ,形成了惠民服务的大网兜 。

          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基层消防安全管理薄弱等问题,一直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顽疾。

          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蓬勃发展 ,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宜春市公安消防支队借助“智慧城市”建设契机 ,主动对接 ,积极融入 ,将消防安全管理、社会综合治理有机融入网格化管理工作当中,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互联网、物联网+智慧消防”紧密融合,全力打造“大综治”消防安全管理格局,实现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成了名副其实的“智慧警务”。

          走进上高县上甘山林场,一块硕大的宣传板映入眼帘 。上面标注了该林场网格规划图,记者在上面看见 ,林场共设置了1个大网格、6个中网格 、60个小网格 ,都分别进行了分社分区。而在旁边则对每个放置了“宝塔式”的网格化管理结构图 ,从领导到分场 、社区 、小网格负责人一应俱全。

          相比“宝塔式”的模式,“网格化”模式则是一种衍生和拓展,使工作更加全面、细致、系统、高效地展现出来。林场狠抓防火工作 ,落实防火责任,强化森林消防应急小分队日常管理,确保了7年未发生一起火灾火警 。而在林场的信息录入中心 ,林场还依托上高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对人员和企业进行网格化管控。记者在上高县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看到,工作人员将之前检查发现的企业火灾隐患录入后,只要点开辖区火灾隐患,就能清楚查看到谁去检查 、谁没整改的全过程。一旦录入,如果不进行整改,将永远上网站不断提示,督促管理人员和企业进行整改。

          在社会综治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宜春市公安消防支队今年7月在红林大酒店 、宜春市迎宾馆、步步高超市宜春店等3家单位完成了消防安全智能化云平台这一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完全对接后,不仅支队119指挥中心可以实时监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值守情况 ,消防监督人也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装有APP的手机完全掌控。

          该支队监管科科长况振华告诉记者,近期,该市将召开试点现场会 ,届时将在全市1000多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推广覆盖消防安全智能化云平台,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智慧警务”时代。 (来源 :新法制报

          文章链接 :中国安防展览网 https://www.afzhan.com/news/Detail/49704.html


        1. XML地图